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乌拉特中旗坚持把“作风大转变、促进大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努力实现富民强旗的目标。1~4月份,全旗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9.57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完成27.14亿元,同比增长8.68%。
“三定”走基层 千名干部入户听民声
6月10日,两个人走进了海流图镇巴音路居民区一家便民超市,边买东西边和店主唠起了嗑:生意怎么样、家有几口人、孩子读几年级了……
“我在电视上见过你,你是咱们徐书记哇!”店主李宝军一眼认出了旗委书记徐茂龙。
“这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下来的次数多了,实打实帮助我们办事情,拉近了干部和我们的关系,让我们老百姓真正看见了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李宝军这样说。“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群众,就是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带着感情真心实意联系群众、融入群众。”徐茂龙笑着回答。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旗实施了“三定”制度,即定点包联、定期走访、定责帮扶,旗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全旗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下基层活动,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送政策、办实事、找对策、解难题。全旗各级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进百村、访万户,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山旱区脱贫致富,牧区生态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针对群众反映的人畜饮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用电通讯、草场土地等突出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截至目前,全旗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727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8起。
“五办”强服务 党员争做表率走在前
“刚出生的小羊就开始拉肚子,怎么办?”川井苏木一位牧民提出了问题。“供足营养选用新鲜的青草或豆科干草,定时定量饲喂,少喂勤添;保持羊舍清洁卫生,羊群饲养密度不要太大,供足饮水;适时户外放牧,让小羊接受阳光照射,增加活动量。”科技局请来的专家给出了建议。
这是一次农牧业种养殖技术培训班里的场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牧民,旗科技局与内农大科技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组织专家团队多次深入农牧区一线走访调研,与当地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了牧民的欢迎。川井苏木的一位牧民高兴地说:“这样的技能培训我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太实用了。”
“党员干部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百姓,百姓满意是我们最高的要求。所以,老百姓反映的问题,都要一一落到实处。”旗委副书记、政府代旗长闫永春与干部交流心得时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中旗从“五办”(即窗口承办、组团协办、流动巡办、专项直办、全程代办)工作机制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各苏木镇均开设了劳动就业、养老保险、信访、民政、扶贫等办事窗口,为基层单位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以工作团的形式从人才、项目、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为包联嘎查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生产条件提供帮扶。实施了专项直办,便民代办、流动巡办等措施,各苏木镇班子成员带领有关股室和二级单位干部,每月利用两天时间到中心村社区服务点为群众提供流动服务。对于重大事项、重点项目、紧急事务,由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专人直办;对外出上学、务工或居住地处偏远、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为其提供便民代办服务。目前,共为基层群众提供各类服务16850件次,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各类学习资料1.7万份,实地帮助指导生产3000多例。
“四制”保落实 扎实转变作风惠民生
“今天,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到村民吕改女家中走访,吕改女承包了村里的养猪场,家里三口人,儿子在外打工,收入很不稳定。她是巴彦塔拉村从石哈河迁入时整体转为非农业户口,但多年来按照农业户口对待,不能享受到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待遇。她提出,她和老伴十分希望能够解决户口问题,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社保……”这是5月23日,记者在海流图镇纪检书记刘寅的民情日记本里看到的一篇“日记”。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旗为方便群众办事,对走访中村民提出的难事、急事、烦心事,如建房审批、外出务工生育证明、养老保险缴纳等事项,干部进行全程代办,真正实现“村民动嘴,干部跑腿”。实施了民情收集制度、分析办理制度、专项督查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等四项制度,全旗各单位通过设立民情热线电话、征求意见箱、领导接待日、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收集到的意见,干部在现场解决问题,当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了落实解决的时限要求或做了说明解释,做到民情事项件件有结果、有回音的同时,旗委政府还加大了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考核力度。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人们欣喜地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作风建设成果,正在转化为推动中旗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