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文件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4日        【作者】        【来源】巴彦淖尔市政府网        【关闭】

巴政办发〔2017 57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驻市有关单位:?

  经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将《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  5  31   

 

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避免或最大程?度减轻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巴彦淖尔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巴彦淖尔市行政区域内, 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 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 在各级党委、 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 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3 分级管理, 属地为主。 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5 地质灾害现状

  ?1.5.1 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与类型?

  根据各旗县区对辖区地质灾害点排查, 按照高易发区、 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排查出全市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主要区段及类?型如下: 

  (1) 乌拉山沿山地区

  ?分布在乌拉特前旗乌拉山沿山的白彦花镇、 乌拉山镇、 额尔登?布拉格苏木、 沙德格苏木, 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 滑坡、 泥石流。 

  (2) 渣尔泰山白音常合山色尔腾山地区

  ?分布在渣尔泰山白音常合山色尔腾山区域的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 小佘太镇、 明安镇, 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 德岭山?镇、 新忽热苏木, 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 滑坡、 泥石流, 部分矿?区存在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3) 狼山地区

  ?分布在狼山一线的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 德岭山镇、 呼鲁斯?太镇、 乌加河镇、 温更镇, 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 呼和温都?尔镇、 乌盖苏木、 获各琦苏木及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 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 滑坡、 泥石流, 部分矿区存在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4) 乌拉特中旗、 后旗北部矿区

  ?主要为各类大、 中、 小型矿区, 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 

  (5) 河套平原黄河沿岸区

  ?分布于磴口县、 杭锦后旗、 临河区、 五原县、 乌拉特前旗的?黄河沿岸地带, 属于崩塌中易发区。 地质灾害类型多为崩塌(塌?岸)。 

  1.5.2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及地质灾害防范期

  ?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  6   9 月。 根据气象?局统计,近 30 年我市平均降水量为 128-230 毫米。 经过对市内?地质环境条件、 地质灾害主要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 确定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和预测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为: 

  1 崩塌、 滑坡重点防范区及发生时段?

  (1 京藏高速、 110 国道乌拉特前旗段, 查线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后旗、 磴口县段, 及霍青线、临赛线、?五海线、 明哈线等交通干线和沿山设立的 50 多户砂、 石料采矿?企业, 存在滑坡、 泥石流、 崩塌的隐患较大。 预测崩塌发生时段?为全年,滑坡、 泥石流为 6—9 月份。 

  2 营盘湾矿区、 温更矿区小煤矿采空区, 书记沟铁矿区、?炭窑口 多金属硫矿区、 东升庙多金属硫矿区及已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和塌陷区, 是塌陷、 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预测发生时?段为全年。 

  3)各露天开采矿山为崩塌多发区。 特别是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一些露采小铁矿,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雨季极?易边帮崩塌。 重点时段为 6—9 月汛期。 

  4)采选矿山企业的尾矿坝为崩塌、 滑坡多发区。 重点时?段为 6—9 月汛期。 

  5)乌拉山地区、 渣尔泰山地区、 狼山南侧沟谷为滑坡多?发区。 重点时段为 6—9 月汛期。 

  2 泥石流重点防范区

  ?乌拉特前旗乌拉山地区,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前旗渣尔泰山?地区,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后旗、 磴口县狼山山脉南侧地形切割?严重, 山势陡峭、 沟谷发育、 沟坡坡度大、 植被稀疏, 以坡积物?为主, 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多集中在这一带, 废石、 废渣堆集, ?塞行洪通道, 山洪爆发后, 极易形成泥石流,冲毁农田、 道路、?通信、 居民点等设施。 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监控, 设立警示标志,?勤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该段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时段为 6—9 月主汛期。 

  根据我市地质结构和人文工程活动特点, 地质灾害的生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分布于山地丘陵区、 高强度矿业开采区?的崩塌、 滑坡、 泥(碴) 石流灾害及地面沉陷灾害; 二是分布于?湖区、 病险水库堤坝地段的堤岸崩滑和管涌灾害。 

  2 组织体系及其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  长:武志杰 政府副市长

  ?副总指挥长:   市政协副主席、 发改委主任 

  田文化 市政府副秘书长 

  高屹隆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员:宋  市教育局局长 

  郭玉根 市财政局局长

  ?额尔敦仓 市民政局局长

  ?李根东 市住建委主任

  ?王世华 市规划局局长

  ?  市商务局局长?

  王  市文新广局局长?

  任逸群 市经信委主任?

  杨世军 市交通局局长

  ?蔺福宝 市水务局局长

  ?奥林虎 市农牧业局局长

  ?  市卫计委主任

  ?尹兆明 市环保局局长

  ?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金立凤 市地震局局长?欧书成 市电业局局长?

  雍淑军 市公安局副局长

  ?聂边疆 市武警支队支队长?

  刘俊林 市气象局副局长?

  王肇晟 临河区政府区长

  ?闫永春 乌拉特中旗政府旗长   7  

  贾培新 乌拉特后旗政府旗长

  ?  磴口 县政府县长

  ?张广明 五原县政府县长?

  白  杭锦后旗政府旗长

  ?朝格达来 乌拉特前旗政府旗长?

  郝通顺 内蒙古第二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院长

  ?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 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 

  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统一领导、 指挥和协调特大型、 ?型、 中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分析、 判断成灾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 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 协调武警支队迅速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 指导旗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 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2.2 日常管理机构及职责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高屹隆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包智强?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 组织协调有关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方针、 政策和措施; ?集、 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 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 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 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相关旗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 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3.1.1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 ?报、 预警体系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 形成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市国土资源、 水务、 气象、 地震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 汛情和气象信息。 

  3.1.2 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 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 短期趋?势预测,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 预报、 预警等资料数据库, 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 

  3.2 预防预警行动

  ?3.2.1 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市国土局会同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每年年初拟订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 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 明确重点防范期, 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 预防责任人。 

  3.2.2 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旗县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 发现险情时, 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当地旗县区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 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 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2.3 “防灾明白卡 发放?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 隐患点, 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 落实到乡镇(苏木) 长和村委会主任以及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 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 发到?村民手中。 

  3.2.4 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旗县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 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 当地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乡镇(苏木)、 村庄以及?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 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人民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 的要求, 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3.3 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3.3.1 速报时限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实行地质灾害 24 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汛期, 必须由一名领导带班,加强应急值守,责任到人,?值班到位, 保持通讯畅通。 一旦发生灾情、 险情, 在立即处置的?同时, 要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要求, 迅速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旗县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 ?型地质灾害报告后, 应在 4 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同时可直接速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旗县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 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 12 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可直接速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3.3.2 速报的内容?地质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 时间、 地质灾害类型、 灾害体的规模、 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 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 ?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 大型、 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0 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 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 30 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级)?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500 人以上、 1000 ?以下, 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 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 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地质灾害威胁, 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 人以上、 500 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5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 3 人以上、10 人以下, 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地质灾害威胁, 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 人以下, 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5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 3 人以下, 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 应急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 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5.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级)?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旗县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旗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 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 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 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 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 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防治工作, 由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 ?调, 组织财政、 住建、 交通、 水务、 民政、 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 及时赶赴现场, 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级)?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旗县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旗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 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 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 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 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 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 由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 协调,组织财政、 住建、?交通、 水务、 民政、 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 及时赶赴灾?害现场, 加强监测, 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级)?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旗县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旗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 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 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 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 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 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 由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 协调, 组织财政、 住建、 交通、?水务、 民政、 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 及时赶赴灾害现场,?加强监测, 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级)?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旗县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 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 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 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 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 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 在本旗?县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由本旗县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 协调, 组织住建、 交通、 水务、 民政、 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 及时赶赴灾害现场, 加强监测, 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 市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5.5 应急响应结束?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 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 旗县区人民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 应急响应结束。 

  6 部门职责

  ?6.1 紧急抢险救灾?巴彦淖尔武警支队负责组织指挥部队赶赴灾区, 抢救被压埋?人员, 进行工程抢险。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 协助灾区政府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 转移到安全地带, 情况危急?时, 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 对已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 火灾、 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市住建委、 水务局、 安监局、 电业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 ?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 保护供水、 供气、 供电等生命线设施免?遭损毁; 组织抢修受损毁的供水、 供气、 供电、 水利等设施正常运行。 

  市教育局负责组织修复受损毁校舍或应急调配教学资源, ?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就学问题。 

  6.2 应急调查、 监测和治理?市国土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 地质灾害的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 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 并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 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 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 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市水务局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 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 

  市地震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所需的地震资料信息, 对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震趋势进行监测预测。 

  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灾区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 

  6.3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市卫计委负责组织协调地方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并根据需?要,对地方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市农牧业局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 控制和扑灭工?作, 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 

  市发改委负责协调灾区所需药品、 医疗器械和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紧急调用。 

  6.4 治安、 交通和通讯?市公安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 疏导交通,?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市交通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 确保道?路畅通;及时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 保证救灾物资运输。 

  市电业局、 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协调电力、 通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电信设施, 保证应急指挥、 救援通信联络系统正常运?转、 电力畅通。 

  6.5 基本生活保障?市民政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做好避险和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 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群众的生活, 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 发放的指导、 监督和管理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6.6 信息报送和处理?市国土局负责组织调查、 核查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规模、 稳定性、 潜在威胁、 影响范围、 危害程度以及诱发因素;?组织应急监测, 实时掌握险情灾情动态, 及时分析、 预测发展趋?势; 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 措施并报告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及时发布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情况。 

  6.7 应急资金保障?市财政局负责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 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 的指导、 监督和管理工?作。 

  7 应急保障

  ?7.1 应急队伍、 资金、 物资、 装备保障?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 确保地质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 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由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建并直接指挥, 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 ?警部队、 乡镇(村庄、 社区) 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平时要定期?开展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 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费用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 规定?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 医疗卫生、 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 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7.2 通信与信息传递?市国土局要会同气象、 通信管理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 ?报、 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7.3 应急技术保障?市国土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 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专家组要依托科研机?构, 开展地质灾害预警、 预测、 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加强?技术储备。 

  市国土局及有关单位要开展应急调查、 应急评估、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 

  7.4 宣传与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强公众防灾、 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 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7.5 信息发布?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发布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执行。 

  7.6 监督检查?市国土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 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8 预案管理

?8.1 预案管理?本预案由巴彦淖尔市国土局组织制定, 报市人民政府审核发布并定期进行评审, 根据评审结果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或更新。 

  9 责任与奖惩?9.1 奖励?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相关规定执行。 

  9.2 责任追究?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相关规定处理; 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 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追究责任。 

  10 附则?

  10.1 名词术语?地质灾害易发区: 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 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 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生命线设施: 指供水、 供电、 粮油、 排水、 燃料、 热力系统?及通信、 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 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 ?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 设施、 设备、 物品、 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 

  10.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国土局负责解释。

  ?10.3 预案的实施?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有效期五年。 如指挥机构人员发?生变动, 由指挥部办公室自行调整, 市政府办公室不再另行发文。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电科 2017  5  31 日印发 

附件下载: